最近到處都在電荒,都在拉閘限電,尤其是工業發達的廣東和江浙一帶,甚至有企業是供一斷六(一周內只有1天全天給電,其余6天白天不給電)。
本輪的缺電,主流的觀點基本類似:本輪電荒是供給邏輯占主導,核心原因是產能周期下行疊加碳中和煤炭供給“缺位”,此外,電力能源結構“斷檔”可再生能源供給不足,中期來看供需的緊平衡可能不是單季表現,未來幾年電力的供需緊平衡可能會成為周期性的現象。
上述說法對非專業人士來說理解稍顯吃力。其實就安惠投資看來,就一個原因——煤炭大漲價。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價格目前是1237.8元/噸,比年初低點漲了一倍多。而各大火力發電廠的成本在1100元/噸左右,而且這還沒有算發電廠的運營和管理成本。也就意味著火力發電廠目前是發電是虧損的狀態。
事實上供給不足是個偽命題。各港口的庫存下半年并沒有明顯減少,而且在煤價突破1000元/噸左右的事實虧損線后,各電廠在買煤方面都變得謹慎許多,幾個大港的存煤還在上升。所以說供給不足的說法是說不過去的。在能源消費板塊中,石油、天然氣、煤炭、水電我國唯一自主可控的就是煤炭板塊了。2020年我國產煤量38億噸,進口煤炭才3億噸,不到自主產量10%。
動力煤價格走勢 ?數據來源:東方財富
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存煤量 ?數據來源:慧博經濟數據庫
目前我國電價沒有完全放開,所以對火電廠造成了巨大的壓力。事實上,歐美的電價早就漲幅巨大。雖然他們煤電的比例是逐漸下降的,但是通脹背景下的漲價顯然不止有煤炭。今年天然氣的價格漲幅甚至比煤炭還多,漲了2倍多。因此歐美電價上漲這么多并不奇怪了。但是我們要是漲價就沒那么簡單了。
在中國,電力是公共產業,具有很強的公益屬性。電費價格上漲,關系到國計民生,政府不會輕易調高電價。事實上,在今年早些時候,國家發改委就曾發布消息稱,有必要調高電價。但在輿論上,遭到諸多反對意見。中國電力行業是國營獨資壟斷,漲不漲,是政府說了算。但政府會深度考慮到老百姓的意見,老百姓不同意電費漲價,政府想漲價,阻力很大。
數據來源:慧博經濟數據庫
數據來源:慧博經濟數據庫
數據來源:慧博經濟數據庫
數據來源:東方財富
電荒只是這輪通貨膨脹的縮影。人生發財靠康波,大機會一定靠這個,資源板塊是十年不開張,開張吃十年。全球都是通貨膨脹大周期,通脹交易進行時,這是當下最大最好的機遇,錯過等十年才有資源板塊的機遇,這種爆發機會不會這么短,不會這么一兩個月就結束,應該延續到明年。
美國遇到二三十年來最大的通貨膨脹周期,美國通貨膨脹有兩大權重指標:居住、交通。樓市價格包括房租持續上漲,交通包括汽車價格和能源,中國提高鋼鐵出口稅造成全球鋼鐵價格大漲,影響汽車成本大漲,汽車芯片短缺價格上漲,造車成本大漲,能源價格持續上漲,還有中國煤炭價格大漲也帶動美國澳大利亞煤炭價格大漲,美股煤炭股也漲也四倍,電價也大漲,還有制造業工資上漲,招工還很難,美國制造業成本自然也是大漲。另外海運費大漲,進口商品價格大漲,美國真正是遇到了大通貨膨脹周期。
加息是抑制通貨膨脹的良藥。市場一直害怕美聯儲加息,可是美國加息,美債高企,美國一年要多付出的利息令美國政府肉疼。加息變成美國漸漸不能承受的痛。鮑威爾說的通貨膨脹是暫時的,就是害怕加息,為不加息找市場安慰,可是在美元大放水的時代背景下,本輪美國又沒有中國背書來抑制通貨膨脹,所以鮑威爾說的話很值得懷疑,所以通脹交易不可能在不加息的收緊貨幣的情況消失。
我們當然可以從漲價中尋覓投資機會,不過很多工業品和原材料都漲價一大波,現在下手感覺不太踏實。但是我們從電荒中也是可以尋覓到投資機會的。比如最近輕工制造、能源電力板塊就漲瘋了。比如昨天拜登的“失禁事件”,被人調侃為沒錢買紙造成的慘案,背后的邏輯還是原材料漲價疊加電荒下的限電限產,直接原因就是限電限產。
江浙兩省是中國的印染中心,僅紹興的印染產能就占到浙江省的一半。紹興印染廠一停工,就相當于全國1/3的印染產能歇業。?當供給端產能被限時,原料價格直線上漲。比如江蘇省常熟市印染商會發布《染費調整通知函》,要求會員企業從10月1日起,統一上調印染費不低于1000元/噸。
在后疫情時代,經濟迅速恢復,化工原料需求暴增,產能又一直被抑制,廠商和經銷商囤貨居奇。長期被忽視的化工企業,迎來了瘋狂的量價齊增的大周期。大家在今年看見的化工股大周期,其實早在去年的下半年就已經啟動了。只是去年白酒和半導體風頭太盛,讓很多人忽視了化工企業的業績增長。而今,限電限產再次引爆輕工制造和能源電力,這跟化工企業的供給側改革有著異曲同工之效。
通脹再疊加“碳中和”戰略被正式納入實施階段。高能耗、高污染的化工、輕工制造以及煤電能源等產業,都是要被政策大力調整的重點產業。該搬遷的,得搬遷;該升級的,得升級;該關停的,就得關停。但是,今年的限電限產跟去年的化工產業整頓有一些不同。在化工企業調整方面,中國政府采取的是重拳出擊,關停違規化工企業上千家,搬遷整頓更是高達數千家化工企業。
但在輕工制造方面,主要采取的是限電限產,沒有出現勒令關停的現象。為什么要限電限產?限產,可以提高中國輕工制造產業在國際供應鏈中的議價權。擺脫我們長期靠出賣廉價勞動力和賤賣資源的局面。我們并不想低端產業無序擴張和競爭,我們的目標還是在促進產業的轉型和升級。
2022-05-05 【安惠觀點】解讀|會議定調,釋放重磅信號!政治局會議究竟說了什么?
2022-04-06 【安惠觀點】投資就像“翻石頭”,而這幾塊關鍵的“石頭”你“翻”過了嗎?
2022-03-23 【安惠觀點】底部已探明?A股連漲大回血,大反攻即將到來?
2022-03-07 【安惠觀點】私募最新觀點來了!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下的投資機會
2022-02-23 【公司動態】第一財經專訪安惠投資董事長張浩棟:看好中藥、生物疫苗股
2022-05-05 【安惠觀點】解讀|會議定調,釋放重磅信號!政治局會議究竟說了什么?
2022-04-06 【安惠觀點】投資就像“翻石頭”,而這幾塊關鍵的“石頭”你“翻”過了嗎?
2022-03-23 【安惠觀點】底部已探明?A股連漲大回血,大反攻即將到來?
2022-03-07 【安惠觀點】私募最新觀點來了!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下的投資機會
2022-02-22 【安惠觀點】2022十大觀點:從“落后曲線”到“加速追趕”
2022-05-05 【安惠觀點】解讀|會議定調,釋放重磅信號!政治局會議究竟說了什么?
2022-04-06 【安惠觀點】投資就像“翻石頭”,而這幾塊關鍵的“石頭”你“翻”過了嗎?
2022-02-14 【安惠觀點】本輪市場下跌的元兇——公募基金!
2022-01-28 2022新年致投資者的一封信:深學篤行,庚續榮光
2022-01-10 【安惠觀點】開年大震蕩,創業板再度刷新低點,市場調整到底為何?
2022-05-05 【安惠觀點】解讀|會議定調,釋放重磅信號!政治局會議究竟說了什么?
2022-04-06 【安惠觀點】投資就像“翻石頭”,而這幾塊關鍵的“石頭”你“翻”過了嗎?
2022-03-28 【公益基金】致敬抗疫英雄!“白衣戰士守護基金”向白曉卉醫生家屬提供10萬元“守護金”
2022-03-23 【安惠觀點】底部已探明?A股連漲大回血,大反攻即將到來?
2022-03-23 【安惠公告】關于“安惠順景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”基金合同變更的通知函
2021-11-26 【行業新聞】這場關乎十幾億人的醫保談判,除了降價,還有哪些積極影響?
2021-11-26 【行業新聞】房產稅來了!從樓市到股市,你的錢應該放在哪?
2021-09-24 【行業研究】通脹下的電荒:煤價還能堅挺多久?
2021-07-12 【行業觀察】7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報業績預告,超七成預喜!掘金路上有哪些門道?
2021-05-14 【行業研究】機構眼里的超高景氣行業,你關注到了嗎?